国贸要闻

内控专题 | 贸易企业做好内部控制工作,可以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

发布时间:2024-12-26 09:48:40 编辑:wangzheng 浏览次数:259

一、贸易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

(一)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

很多贸易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形成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,主要是因为其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正确认知而造成的,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控制起到的效果不大,没有必要在内部控制工作中浪费较大的人力、财力,贸易企业的员工看到领导对内部控制不重视后,也会忽视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,难以形成较强的内部控制意识。在薄弱的内部控制意识下,贸易企业很少开展内部控制,即使开展内部控制也容易使开展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。


(二)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

一些贸易企业的组织结构缺乏合理性,过于重视对纵向组织结构的建设,忽视了对横向组织结构的建设,这种不完善的内部组织控制结构导致财务部门在汇报工作时,往往只和上级领导进行汇报,在沟通方面,只和下级进行沟通,与企业其他人员基本上不进行沟通交流,而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,特别是与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,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。有的贸易企业属于家族企业,家族成员将企业的管理权经营权牢牢地掌握在手中,没有健全内部控制组织结构,容易影响贸易企业对决策的制定。


(三)部分贸易企业存在违法违规的现象

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,都不可违背相关的法律法规,贸易企业也不例外。尽管贸易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,发展时间较晚,但是中国却对贸易企业十分重视,因此出台了多项促进其发展的政策,使贸易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,然而有的贸易企业却存在偷税漏税的问题,危害了国家利益,辜负了国家对其的扶持。大部分出现偷税漏税的企业是由于两点原因造成的,一是有的贸易企业需要缴纳过多的关税,导致企业的利润不足,因此萌生了偷税漏税的想法;二是中国现有关于贸易企业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,导致一些贸易企业钻法律空子进行偷税漏税。


(四)审批制度缺乏完善性

大多数情况下,审批涉及的方面有很多,如:合同方面、资金方面等,在审批时需要由低到高进行层层审批,只有在完成审批后,才可进行执行,但现阶段贸易企业的审批制度缺乏完善性,有的管理人员为了利益,不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,而是利用职权直接对审批合同进行签订,最终损害了贸易企业的利益。


(五)内部监督部门的职能呈现弱化的现象

贸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监督部门对其经营活动的全面监督,只有全面监督才能够尽早地发现影响贸易企业发展的因素,对贸易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,从而促使贸易企业向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,但现阶段贸易企业内部监督部门的职能呈现弱化的趋势,这是由于贸易企业的管理人员认识不到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,加之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涉及部门间的利益,因此难以充分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。有的中小型贸易企业以及微型贸易企业没有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,导致内部控制体制迟迟难以建立健全。

二、贸易企业应实施的有效内部控制策略

(一)树立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

贸易企业应当树立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,由于管理人员对下属员工能够起到表率的作用,因此贸易企业的管理人员应主动地了解内部控制对企业的作用,改变对内部控制不正确的认知,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,树立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,从而带动下属员工也形成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。此外,贸易企业还要通过多种培训形式,增进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,从而促使其形成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。


(二)对组织机构进行完善

贸易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,呈现蓬勃的生机与活力,贸易企业若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,并形成核心竞争力,需要尽快地完善组织机构。贸易企业在完善组织机构时,首先要建立健全两大制度,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,二是监督审查制度,从而根据这两大制度对人力资源部门、财务部门的具体职责进行划分,以此来完善组织机构。


(三)制定严格的审批制度

严格的审批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贸易企业中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。贸易企业若想制定严格的审批制度,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,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构建不同的审批制度,从而对企业起到纵横约束的作用,以此来推动贸易企业的进一步发展。贸易企业尤其是要注重对项目开发业务流程的规范,使两大部门实现对市场项目信息的收集,两大部门分别是销售部门、商务发展部门,商务发展部门的员工应主动与销售部门的员工进行交流,并根据工作经验向其提出有效的建议,财务部门对新开发的项目要进行财务评估,确保项目开发中财务状况能够保持良好,销售部门对于商务发展部门提出的合理性建议应当给予接纳,并对市场需求进行预估,得出相关报告,随后将报告递交给运营管理部门,由运营管理部门的高层决定该项目最终是否开发。


(四)建立风险控制机制

不论是国内环境发生变化,还是国外环境发生变化,均对贸易企业有着较大的影响,使贸易企业面临一定的风险,为了更好地应对风险,贸易企业有必要建立风险控制机制。首先,贸易企业要成立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,风险控制部门的人员要对项目实施的环境、当地政策进行深入而细致的了解,并根据环境与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方案,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风险的出现;其次,贸易企业在与项目合同的签订企业进行合作前,必须全方位地了解其信用情况、发展情况、财务情况以及其他背景情况,若合作企业的口碑名声不佳,并且财务状况存疑,贸易企业则不应当与其签订合同,从而防止风险的出现。


(五)健全贸易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

为了应对内部监督部门的职能呈现弱化的问题,贸易企业有必要健全内部监督机制。贸易企业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应从两方面入手,一是做好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方面,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,应坚守本心,不被利益蒙蔽双眼,拒绝领导对其的违规性干涉,贸易企业为了使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,应当重视对审计人员的培训,使审计人员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,从而严谨地对待审计工作,避免在审计工作中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;二是成立监督委员会,监督委员会应具有独立性,既不属于审计部门,也不属于监督部门,以此来确保真正对贸易企业的活动起到监督作用,监督委员会要对贸易企业贸易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,包括贸易活动的准备工作、贸易活动的中期实施工作、贸易活动的后续跟进工作等,在监督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企业贸易活动存在问题,应及时告知企业管理人员,并制定有效的改进对策。


来源:醉月谈财经